(本文來自微信號新金融部落)
不管是“雙降”還是霜降都剛剛過去,北方部分城市也已經開始下雪,對于鋼鐵行業的人來講,這個即將到來的冬天比去年更冷,甚至很多人已經忘記了“暖冬”的滋味了。
中國過剩鋼材去哪兒了?
中國產鋼材大量流向亞洲。中國僅2014年就生產了8億2千萬噸粗鋼,超出本國國內需求1億噸。其中,向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東盟(ASEAN)主要5國以及印度出口了接近2500萬噸,是5年前的5倍。受廉價鋼材涌入影響,泰國大型鋼鐵企業陷入破產。印度的塔塔鋼鐵也被迫裁員。亞洲鋼鐵產業的生存競爭愈演愈烈。
亞洲鋼鐵面臨淘汰大潮
“據說一家工廠已停止采購原料鐵屑”,在越南胡志明市郊外的鋼鐵廠商集中的PhuMy工業區,2015年夏季起,稱將啟動生產調整的傳言四處飛散。
因為看好越南基礎設施投資將會加速,當地廠商、日本的共英制鋼以及韓國浦項制鐵一直在該工業區推進增產投資。但由于建材用鋼管和線材產品方面,廉價的中國產品大量流入,很多工廠為開工率低下而苦惱。據國際鋼鐵統計局(ISSB)統計,2014年中國對越南的鋼材出口為660萬噸。與2009年相比增至近5倍。
中國鋼鐵行業的“罪”與“罰”
菲律賓方面,中國產鋼材更是以超過越南的速度流入。2014年為477萬噸,達到2009年的11倍。
中國大陸產鋼材的流入還使臺灣鋼鐵鋼材受到沖擊。臺灣對菲律賓的鋼材出口量在最近5年減少了40%。廉價中國大陸產鋼材將臺灣產鋼材擠出了市場。
10月1日,由日本鋼鐵企業JFE鋼鐵以及伊藤忠丸紅鋼鐵出資的泰國鋼鐵企業SahaviriyaSteelIndustries(SSI)申請破產保護。其生產鋼材中間材料的英國子公司受發源于中國的“鋼材通貨緊縮”導致的行情惡化影響,于9月19日停產,經營陷入困境。
印度最大的民營鋼鐵廠商塔塔鋼鐵也將募集自愿離職人員。印度的《勞動法》嚴格限制解雇員工,不過該公司負責人事工作的副總裁Tripathi表示“今后幾年將通過提前退休制度來降低勞動成本”。
各國政府也在為保護本國企業而采取行動。泰國和馬來西亞2015年以中國產鋼材為對象啟動反傾銷調查。年底東盟經濟共同體(AEC)將啟動,在地區內大部分產品的關稅將降低,不過鋼鐵產品例外。各國被認為將繼續采取防止過度進口的保護舉措。
面對動搖自由貿易框架的中國產鋼材,日本和韓國的鋼鐵企業不得不推進本地化生產。韓國浦項制鐵從2013年開始,先是在印尼投產了年產能為300萬噸的高爐,此外還在越南與臺灣塑膠工業以及日本的JFE鋼鐵聯手建設年產能為700萬噸的高爐。
競爭看不到盡頭
不過,即使啟動本地化生產,只要中國鋼材廠商的產能持續大幅高于中國國內需求,鋼鐵行情就難以恢復。9月中旬,寶鋼集團在廣東省南部的湛江市投產了年產能達1千萬噸的大型鋼鐵廠。當前面向家電及電子、汽車工廠集中的廣東省供貨,不過湛江與越南距離很近。日本的鋼鐵業界相關人士擔心的表示,“早晚將成為對東盟的出口基地”。
在泰國,新日鐵住金與澳大利亞鋼鐵企業博思格鋼鐵(BlueScopeSteel)的合資建材用鋼板工廠從9月份開始生產新日鐵住金品牌的高級鋼板。該合資公司的社長表示,“將從白鐵皮轉為采取防銹處理的電鍍鋼板,在泰國的建材領域將推進產品向高級鋼材轉移”,表示將通過高級鋼材來避免與中國產鋼材競爭。
在盈利狀況惡化進而被淘汰之前該如何突出與中國產鋼材的差異化?在無法切實感受到亞洲市場增長的背景下,各鋼鐵企業之間看不到盡頭的競爭仍將持續下去。
中國“鋼鐵泡沫”的結局
中國的鋼鐵產能持續過剩,出口量正迅猛增長。1~10月的出口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幾乎逼近全球第二大粗鋼生產國日本的整體產量。為了在國內外避稅,中國企業擴大了所謂“高檔鋼”的出口量,而亞洲各國則通過限制進口等加以應對。在中國經濟減速的背景下,“鋼鐵泡沫”的結局是導致保護主義抬頭。
對不上的中日統計數據
“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對不上的中日雙方的通關數據令日本鋼鐵聯盟的負責人十分苦惱。比如被加工成薄鋼板等的熱軋線圈。中國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年前開始被視為“高檔鋼”的合金的出口量迅速增長,去年占對日鋼鐵總出口量的99%。相反,日本的統計數據則顯示僅占5%,其余均為普通鋼材。
日本一家貿易公司表示“和過去一樣從中國采購普通鋼材”。為什么在中國卻被申報成合金呢?日本一家商社的負責人表示:“可能是因為向鋼材中加入了微量的硼”。
其中的緣由要從2010年7月說起。當時中國取消了普通鋼材的出口返稅政策,不再返還對普通鋼材征收的增值稅。其目的是促進合金等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結果造成的是名不符實的“高檔鋼”的大量增加。由于鋼材中只要含有0.0008%的硼就可以被認定為合金,因此中國各鋼鐵企業開始向本來沒必要添加硼的鋼材中加入硼。認識到事態嚴重性的中國政府從2013年開始調查詳細的出口量,發現硼鋼已占到鋼材主要品目出口量的80~90%。
專門從事鋼鐵貿易的日本美達王指出,占價格9~13%的返稅額“很可能成為(中國鋼鐵企業)實施降價的資金”。另外,大部分亞洲國家都對合金征收較低的進口關稅。馬來西亞對普通鋼材熱軋鋼板征收20%的關稅,對合金則免稅。這樣算來,中國鋼材企業在進行出口時就能將鋼材價格比原來壓低30%。
中國的鋼鐵業正面臨困境,且情況越來越面臨“失控”。在粗鋼年產量約為8億噸的中國,過剩產能高達3億噸,相當于日本粗鋼產量的3倍左右。隨著全球需求的放緩,上海產的熱軋線圈的價格2年時間下降了20%,降至每噸3000元。
除了寶山鋼鐵等部分大型鋼鐵企業外,中國大部分鋼鐵廠商都持續虧損。日本從事建筑及建材的阪和興業表示:“為了獲得周轉資金,(中國鋼鐵企業的)拋售出現增多”。中國的鋼鐵出口量1~10月達7389萬噸,和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了42%。創歷史新高。
廉價的中國鋼材對亞洲的鋼鐵產業構成擠壓。韓國7月對中國鋼筋啟動了反傾銷調查。由于中國鋼材的大量流入,韓國鋼材反而被擠出本國并充斥亞洲。馬來西亞也從8月開始針對中韓的鋼筋開展反傾銷調查。今年1~10月類似調查案件多達19起,其中有11起針對中國鋼材。
亞洲各國紛紛出招
各國著眼實施緊急進口限制的調查也出現增多。1~10月為8起,高于去年全年的7起,為有統計數據的1999年以來最多的一次。由于該措施不針對具體某個出口國,所以也有可能波及日本的鋼鐵出口。
日本方面,來自中國的鋼材進口量1~10月達到117萬噸,猛增至上一年同期的2.4倍。日本相關廠商合同制鐵的銷售負責人無奈地表示:“生產螺絲和釘子的線材正被添加硼的中國鋼材所取代”。新日鐵住金的副社長樋口真哉也表示:“在日元貶值的情況,進口量竟然這么高,這太奇怪了”。包括進口量較大的韓國鋼材在內,日本鋼鐵聯盟已開始針對進口鋼材啟動監控措施。
今年9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和鋼鐵廠商的高管在北京與中國商務部官員進行了會面。日本方面質疑稱:“硼鋼的出口退稅政策是否有悖中國出口政策的宗旨”。據稱,對于日方的質疑,中方表示將調整相關制度,不過同時稱,解決問題需要一定時間,呼吁日本給予理解。
韓國方面也對相關事態感到十分焦慮。“應共享消除不公平貿易的想法”,韓國最大的鋼鐵公司浦項制鐵的專務吳仁煥10月在上海召開的論壇上,呼吁作為鋼鐵出口國的中日韓成立合作組織。
日本的鋼鐵業比中國更早地經歷了高速增長。不過自1970年起的40年里,日本鋼鐵業的從業者從原本的55萬人以上減少了一半。中國今后將在多大程度上著手可能伴隨“陣痛”的結構改革?亞洲的鋼鐵行業可能迎來漫長的寒冬。
中國“鋼鐵通縮”襲來?
中國產鋼材正在“滲入”全球。受經濟減速和產能過剩影響,充斥在中國國內的鋼材流向海外,1~10月的出口量超過此前創歷史最高記錄的2007年。中國國有鋼鐵巨頭河北鋼鐵集團還開始與瑞士的鋼鐵巨頭合作,正式開拓海外的銷售渠道,中國的“鋼鐵通縮”也有可能向全世界擴大。
中國鋼鐵行業的“罪”與“罰”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中國今年1~10月的鋼材出口量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42.2%,達到7389萬噸。從單月數據來看,9月同比大增73.2%,增至852萬噸,創歷史新高。10月進一步增至855萬噸。如果持續保持這一出口規模,今年全年的出口量很可能超過9千萬噸。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采取獎勵面向國內消費的鋼材生產,抑制出口的政策。粗鋼的出口比率為7%左右,遠遠低于日本的40%左右,不過今年有可能提高至10%左右。
一名業內人士認為,出口擴大的速度出現加快的原因是“國內鋼材價格的下跌導致國內與海外的價格差出現擴大”。大智慧統計顯示,中國的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速度下跌。全球鋼材的平均出口價格每噸比國內的均價高1500元,因此中國企業正通過擴大出口以確保收益。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調查,1~9月的出口對象方面,東盟(ASEAN)、韓國和中東3大出口地占整體出口量的54%。不過,該協會認為今年對歐盟(EU)、美國和臺灣等地的出口量出現增長,同比增長率將超過60%。
中國企業已開始在海外尋求活路。河北鋼鐵與全球大型鋼鐵商社瑞士德高就向其子公司德高國際貿易出資51%達成共識。收購金額尚未公布,不過中國媒體報道稱收購額為4億美元。業界相關人士指出“德高每年將從河北鋼鐵收購400萬噸鋼材,然后在全球銷售”,相當于日本出口量的10%。
國有鋼鐵巨頭寶鋼集團正在廣東省湛江建立年產能達1千萬噸的高爐,力爭15年投產,武漢鋼鐵集團(湖北?。┮灿媱澰趶V西壯族自治區建設同等規模的高爐。寶鋼將湛江定位為面向東南亞的出口基地,“已開始致力于在當地開拓客戶”(寶鋼相關人士)。
新日鐵住金等日本企業主要生產汽車用鋼板等高附加值產品,不會和中國鋼鐵廠商產生直接競爭,不過日本鋼鐵廠商的高管擔憂:“廉價中國產品的流入很可能導致鋼材價格的下跌壓力出現增強”。
此外貿易摩擦的火種也將增多。美國商務部11月13日決定對中國線材征收反傾銷稅,認為中國線材從政府獲得不正當補貼。8月歐盟針對中國產電磁鋼板進行反傾銷調查,各國正在加強對中國的警惕。
廉價鋼材涌入日本
日本進口鋼材價格下跌顯著。韓國浦項制鐵公司和臺灣中鋼公司等生產的鋼材在日本市場具有一定影響力,正在以低價涌進。日本進口鋼材容易受低迷的亞洲市場行情影響。此外,全球頻發的貿易摩擦也使鋼材過剩進一步加劇。
根據日本鋼鐵聯盟的統計,估算主要鋼材品種的平均進口單價后得知,熱軋線圈的7月進口單價約為每噸5.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809.8元),同比下跌13%,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的厚鋼板下跌約10%。2015年夏季,中國引發的全球股市震蕩加快了美元計價的鋼材價格的下跌。因此,進入8月以后的日本進口鋼材價格被認為將繼續下跌。
遭受中國等的鋼材出口攻勢后,歐美相繼啟動反傾銷調查。市場上擔憂,過剩鋼材將回流到日本等東南亞國家。大和證券分析師尾崎慎一郎表示:“中國引發的全球性鋼材行情低迷很可能在中期內持續”。
進口鋼材的價格下跌已波及到日本國內市場。日本的汽車用等鋼材需求復蘇緩慢,雖然鋼材進口量正在減少,但有流通企業表示:“價格仍然非常低”。
全球難擋中國鋼材涌入
中國產廉價鋼材的出口增加對全球鋼鐵行業產生的影響正在不斷擴大。各國將啟動緊急進口限制等對抗措施,但正如一位泰國鋼鐵業內人士所說,“這只是杯水車薪”。
“行情非常嚴峻”,泰國最大鋼企沙哈維里亞鋼鐵工業公司(SahaviriyaSteelIndustries)總裁維特·維里亞普拉帕基特(WitViriyaprapaikit)的擔憂日益加深。泰國在2015年上半年從中國進口了11億美元的鋼鐵產品,同比增長了12%。而整體的鋼鐵產品進口額卻下降了10%。來自中國的進口增長非常突出。
面對迅速充斥市場的中國產鋼材,各國的當地鋼鐵業開始陷入低迷。據泰國鋼管制造者協會統計,泰國鋼鐵業的設備開工率還不到30%。印度塔塔鋼鐵公司決定停止英國基地的部分軋制作業。
美國鋼鐵企業的一座高爐已被迫關閉,并決定解雇1100人。
日本企業也難以置身事外。越南1~7月的鋼鐵進口額以中國產鋼材為主,同比增長了15%。而日本JFE鋼鐵參與了臺灣塑膠工業在越南一家鋼廠的運營。新鋼廠預計在2015年秋季投產,即將面對中國產廉價鋼材這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各國通過反傾銷和啟動緊急進口限制等措施對抗中國產鋼材,但效果十分有限。美國即將迎來2016年秋季大選,國內要求采取強硬措施的呼聲也在加強,貿易摩擦或許將愈演愈烈。
停不下來的中國產能過剩
映入眼簾的是黑色苫布覆蓋的高約3米的小山包。透過苫布的縫隙可以隱約看到閃著黑光的煤炭。5月下旬,在河北省唐山市的民營鋼鐵企業唐山市興業工貿公司,鋼鐵原料被堆積如山。
興業工貿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廠區內占地近50平米的高爐如今已是銹跡斑斑。該企業是2013年11月24日被河北省政府強制關停設備的鋼鐵企業之一。據當地媒體報道,僅在這一天,興業工貿等河北省內8家企業的10座高爐被永久性停止運行。
難以削減的鋼鐵產能
中國的粗鋼產量占到了世界市場的一半。而河北省的產量則占到中國的4分之1。在唐山,不僅擁有世界第3大鋼鐵企業河北鋼鐵集團旗下的唐山鋼鐵總部,而且類似于興業工貿的民營鋼鐵企業也比比皆是。唐山市去年的粗鋼產量超過8000萬噸,接近整個河北省產量的一半。也因此被認為是加劇首都北京大氣污染的源頭之一而廣受批評。
河北省政府提出了在2017年之前,淘汰年產能達6000萬噸的過剩設備,重組小規模鋼鐵廠的整治方針。據報道,今年2月,唐山和秦皇島等5個地區關停了15家企業的16座高爐?;蛟S是由此產生的效果,今年1~3月河北省粗鋼產量降至5021.1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4.6%,在產量上減少了244萬噸。
河北省之所以積極削減過剩產能,是因為中國國務院于2013年10月針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和船舶這5個嚴重產能過剩行業發出了指導意見。指導意見要求堅決遏制產能盲目擴張,堅持尊重市場規律,同時促進淘汰和重組。各地方政府正在根據意見加以應對。
此前一直優待當地國有鋼鐵企業的地方政府也出現了“政策轉向”的苗頭。以內陸地區的重慶市為例,當地的代表性重工業企業重慶鋼鐵2012年獲得的政府補貼是2億元,但2013年則被壓縮至了393萬元。市場也有對地方政府此舉表示期待的聲音,有外資系分析師認為,“看來這次地方政府是要動真的了”。
但是,即使地方政府采取一些措施,在世界最大鋼鐵生產國所能得到的效果也似乎微乎其微。在中國,江蘇省的粗鋼產量僅次于河北。江蘇省今年1~3月的粗鋼產量為2362萬噸,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換算為產量為234.3萬噸。也就是說,江蘇省增加的產能正好抵消了河北省所減少的量。
嚴冬已經到來?
今年4月,中國的日均粗鋼產量約為230萬噸,創出了歷史新高。即使與去年底相比,增長也達到了14%。英國大型咨詢機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YoungPLL)的邁克·埃利奧特(MikeElliott)認為“中國的鋼材需求增速今年在3%左右”。中國企業的增產速度遠遠超過這種需求預期。鋼材市場正在面臨歷史性的價格下跌。
上海市郊外的鋼材市場“松江鋼材城”。一度被認為是云集了2000家鋼鐵貿易公司的上海最大的鋼材市場,如今已經門可羅雀,關門大吉的公司也不在少數。“從去年起生意就很糟糕”,記者走訪了一家正在營業的門店,看管店面的一位男子不耐煩地回答。
嚴冬已經到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劉振江日益感到受到了危機。該協會發布的中國鋼材價格指數目前已經跌返20年前的水平。1~3月重點鋼鐵企業約80家的稅前損益合計金額出現了23億2900萬元的虧損。
對中國引發的鋼材市場的行情低迷。其它國家的競爭企業也發出了抱怨的聲音。
“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放緩,但中國企業在這個時候還在增加產量”,韓國大型鋼鐵企業浦項制鐵公司燃料室室長毫不掩飾的對此感到的不快。由于韓元升值,韓國企業在高附加值產品領域與日本企業的競爭加劇。而在通用品領域,由于中國企業的增產攻勢,浦項也受到價格下跌的困擾。“被夾在日本企業和中國企業之間,有可能喪失競爭力”,韓國鋼鐵行業對這種“三明治現象”的擔憂在加強。
與此同時,2013財年(截至2014年3月)出現2427億日元最終虧損的世界第2大鋼鐵企業——日本新日鐵住金也并非高枕無憂。在作為大本營的日本市場,新日鐵住金借助日元貶值的東風,實現了汽車用鋼板領域的增長,而(日本地震災區等)重建需求也將支撐建筑和土木工程的鋼鐵需求。但是,如果將目光轉向國際市場,則是“中國的增產延緩了行情復蘇的時間”。對這一狀況,該公司社長進藤孝生也很苦惱。
中國企業的增產意愿仍然旺盛。據中國鋼鐵相關網站“中聯鋼網”統計,2014年中國將有24座新增高爐投入運行。年設計產能為3500萬噸。雖然與2013年新增加的7000萬噸相比減少了約一半,但在行情低迷的情況下,產能仍將持續被增強。
也許不僅僅是鋼鐵
“或許會重蹈鋼鐵業的覆轍”,其它行業也開始對此擔憂。平板玻璃是中國政府認定的五大嚴重產能過剩行業之一。據中國的證券公司國泰君安證券統計,中國全境已有290條平板玻璃生產線,今年預計還將新增42條。
平板玻璃也和鋼材一樣受供給過剩影響價格出現下滑。由于中國房地產行情萎靡不振,當前庫存正快速膨脹。在此背景下,中國企業開始通過出口來謀求生機。中國的統計數據顯示,4月平板玻璃的出口量為175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了11.4%,出口額增至了1億3165萬美元,是上年同期的2.4倍。主要出口地為東南亞國家,隔熱性能優良的高性能建筑玻璃似乎實現了出口增加。
對此,日本企業已坐臥不寧。日本平板玻璃廠商高管憂慮的表示“難免要在處于領先優勢的市場展開競爭”。日本平板玻璃企業在泰國等地擁有生產基地,在東南亞處于領先優勢。然而,價格便宜10~20%左右的中國產平板玻璃已開始大舉涌入該市場。
即使業績惡化也要增產的背后
中國的產能過剩正在動搖全世界。為何中國企業一定要增產到導致業績惡化的程度呢?
原因在于中國難以動搖的“增長神話”。推進城市化戰略的中國持續在地方城市進行基礎設施投資。國有鋼鐵企業寶鋼集團的總經理何文波認為到2018~2020年中國的鋼材消費量將持續增長。在需求增長的背景下,中國企業極少有減產的想法。
此外,地方政府官員的“GDP至上主義”根深蒂固。改革開放35年多以來,中國一貫最優先經濟增長。通過出售土地使用權來吸引企業入駐,從而創造就業和稅收。地方官員一直靠追求這種發展模式獲得政績。
位于江蘇省常州市郊外的民營鋼鐵企業“東方特鋼”的煙囪冒著滾滾濃煙。東方特鋼的土地和設備本歸“鐵本鋼鐵”所有。鐵本鋼鐵就是因2004年取得了增產用的工業用地,激怒了時任總理溫家寶的民營鋼企。溫家寶為此做出指示,要求嚴厲查處相關責任人。但是雖然鐵本后來破產,但是其年產能達130萬噸的生產設備卻被保留了下來,于2009年被東方特鋼接管。雖曾經遭到過時任總理的嚴厲批評,但事后這些設備還是被照常的運行著。過剩設備問題的根源在于不希望喪失生產能力的地方保護主義,因為這些生產能力可以創造就業和稅收。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郁義鴻教授指出,不管中央怎么強調不得一味重視GDP,提倡重視節能和環保,但實際貫徹到一線卻絕非易事。
中國的現實
今年5月,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走訪了相關報道中提到的今年2月被關停2座高爐的河北省秦皇島市的民營鋼鐵廠。在這里看到的是加滿了原料碳的高爐。門衛坦然地說:“(高爐)周末也不休息”。然而,該鋼鐵廠的員工卻要強行刪去我們拍攝的照片,這些舉動不禁令人懷疑該鋼鐵廠是在“違法作業”。
文章開始提到的唐山興業工貿也有可疑之處。周圍的居民表示“(公司)幾年前就倒閉了”。布滿了灰塵的門衛亭散落著報紙,顯示的日期是2011年4月29日。興業工貿可能在三年前就已經陷于停產。
地方政府對違法作業視而不見,而對外卻對宣布淘汰早已停產的設備。此舉對化解眼下的供給過剩不會有任何裨益。
一方面,中央施加給地方政府的壓力確乎是增強了。沿海地區的地方政府相關人士發牢騷稱,現在的形勢是不得不遵照上面(中央政府)的指示辦事。其原因在于2012年秋季上臺的新一屆領導層持續開展的反腐敗運動。據稱,地方政府官員擔心即使是過分保護本地企業也可能被視為瀆職。
只要中央加強監管,所謂淘汰設備的表面工作就會減少嗎?從這點上反映的或許是不進行集權管理就無法掌控全局的中國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