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企業”再遭利空。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8部委聯合發文稱,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未取得合法手續的新增產能建設項目,一律不得給予授信;對長期虧損、失去清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僵尸企業”,或環保、安全生產不達標且整改無望的企業及落后產能,堅決壓縮退出相關貸款。
這份名為《關于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文件意在“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能力,突破工業轉型發展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瓶頸,加大金融對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支持力度,推動工業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加快工業轉型升級”。
《意見》從加強貨幣信貸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提高資本市場、保險市場對工業企業的支持力度,推動工業企業融資機制創新,促進工業企業兼并重組,支持工業企業加快“走出去”,加強風險防范和協調配合6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工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的具體金融政策。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差別化工業信貸政策”。該政策明確了信貸的“喜好”:重大技改、產業升級、結構調整項目將受青睞。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降低新能源汽車、二手車的貸款首付比例,合理擴大汽車消費信貸,支持新能源汽車生產、消費及相關產業發展。對于鋼鐵、有色、建材、船舶、煤炭等行業中產品有競爭力、有市場、有效益的優質企業繼續給予信貸支持,幫助有前景的企業渡過難關。而“僵尸企業”和落后產能則要吃“閉門羹”。
為防止“區別待遇”可能帶來的沖擊,《意見》還要求積極穩妥做好“僵尸企業”信貸退出,維護銀行信貸資產安全。充分發揮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作用,建立健全部門間聯合懲戒機制,對惡意逃廢銀行債務和“惡意脫保”企業、個人形成強有力約束。
另外,《意見》要求加大資本市場、保險市場對工業企業的支持力度。
支持符合“中國制造2025”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的制造業企業,在各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股權融資。鼓勵工業企業擴大發行標準化債權產品,替代其他高成本融資方式。對運作規范的工業企業,在完善償債保障措施的基礎上,支持其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用于調整債務結構。擴大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規模,拓展可交換債券、可轉換債券市場。積極發展綠色債券、高收益債券、綠色資產證券化等創新金融工具。
穩步推進資產證券化發展。進一步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支持銀行通過盤活信貸存量加大對工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快推進住房和汽車貸款資產證券化。在審慎穩妥的前提下,選擇少數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探索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加快推進應收賬款證券化等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盤活工業企業存量資產。
深入推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研究將新材料、關鍵零部件納入首批次應用保險保費補償機制實施范圍。